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你是否依然還保持著閱讀的習慣。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,豐富閱歷的重要方式之一。有些人為消遣而閱讀,有些人為提升能力而閱讀,也有些人為下一代的教育而閱讀。
京東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京東圖書通過分析2018年全年的圖書數據,發掘并整理了當前人們的閱讀習慣與變化趨勢。
整體來看, 在2018年大家對實用化的圖書,例如考試、工具書、教輔書等方面的書籍購買銷量有著明顯的提升 ,而相較之下像攝影、旅行、烹飪等方面的書籍卻在這一年出現了下滑。可見隨著 整體社會環境的變化,大家開始重視自我充電,提升自身能力 。學習能多的技能來應對未來的挑戰。
通過用戶畫像數據進一步分析能夠發現, 高收入人群對這類偏實用的書籍購買占比更高,相反低收入人群更多集中在小說、青春文學等偏休閑的圖書 ,由此看來高收入人群反倒更具危機感,更加追求自身的成功。
01
北上廣不相信“雞湯”
非一線更渴望“成功”
縱觀全國主要城市的購書品類變化能夠發現,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在2018年的購書品類集中在教輔書、工具書、管理、歷史等書籍,而非一線城市對勵志與成功類書籍的購買需求增長更為明顯, 比一線城市銷量增幅高出83%。
除了在閱讀風格上的變化,整體人均購書量與2017年相比保持穩步增長的狀態,而在電子書方面則呈現出較大的增長趨勢, 與2017年相比電子書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40% 。可見電子化閱讀的便利性已經改變了越來越多人的閱讀習慣,但紙質書依然有其忠實的擁躉,兩者呈現出較為平衡的發展狀態。
02
男人為“能力”閱讀
女人為“生活”閱讀
從京東大數據用戶畫像中的數據我們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,在此前京東發布的2019女性閱讀報告中指出,女性用戶購書銷量增速已超過男性, 在2018年女性讀者人均購書達7.6本,明顯高于男性 。
除了在增速上超越男性,男女在閱讀類型上也有著較大差別,對比兩者的圖書購買類型能夠發現, 男性集中在管理、勵志與成功、考試、金融與投資等提升個人能力與事業發展相關的書籍。而女性則集中在育兒、文學、進口圖書、時尚/美妝等偏向生活類的書籍。
不僅男女買書差異大,就連不同的手機用戶購買圖書也呈現出了不同的方向。以iOS系統為代表的“蘋果”用戶,他們購買的書籍進口類圖書占比最高,達到了52%,而安卓用戶在國學/古籍類圖書的購買占比最高,達到了44%。
03
藏在數據中的閱讀習慣
透過全天圖書銷量走勢可以看到, 在夜里凌晨1點的時候,”書蟲們“最容易產生購書欲望 。京東大數據顯示在此時下單的消費者人均購書量達到4本以上,相比之下在早上7點、晚上7點等時間段用戶最沒有購書欲望。
閱讀不僅是豐富自身文化的手段,也能反映出不同人生階段所面臨的生活變化。京東大數據顯示:
90后的閱讀,小說的占比高;
80后的閱讀,勵志與成功類的書籍占比高;
70后的閱讀,童書等明顯為下一代教育而買的書籍占比高;
而60后則更多是為興趣閱讀,相較而言在歷史、國學名著等書籍的占比更高。
04
故宮熱與京東文學獎等話題
引爆圖書銷量
話題性所引發的閱讀也逐漸成為去年圖書市場的一大趨勢,其中以故宮這一“網紅”IP為代表像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等作品熱播后,以及故宮所衍生的“網紅”產品也讓大家對故宮相關的文學作品受到歡迎,銷售額同比增加達45%。
此外在去年榮獲京東文學獎的《紅豆生南國》等獲獎作品也受到了讀者廣泛關注,銷量同比增長達到190%。此外通過用戶畫像數據我們發現,男女都偏愛的圖書當屬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其銷量占比最高。而從年齡段來看,90后銷量占比最高的是《紅豆生南國》,80后依舊是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,70后偏愛《翼娃子》。
05
文學散文仍是閱讀榜單中
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
在累計近兩年的圖書熱銷榜中,以《浮生六記》為代表的散文書籍占據榜首,此外小說類的《解憂雜貨店》、《擺渡人》等書籍也是長銷不衰。而在主題閱讀類圖書上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受到讀者的歡迎。
在作者方面,國內作家以曹文軒、沈石溪、余華、劉慈欣、魯迅為代表,而在國外作家上東野圭吾、埃德加·斯諾、稻盛和夫、瑞·達利歐、太宰治占據外國作家Top5。
閱讀擴寬了我們的眼界,提升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,更為重要的,它是我們連接精神世界的大門,通過閱讀每一本書與作者來一次精神之約,從中汲取營養。不管你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生活、為了事業、為了生存,還是為了下一代,相信能夠選擇閱讀的人,都具備一顆面對挑戰的強大內心。京東圖書也希望能夠通過更加便捷的平臺,為更多喜愛閱讀的人帶來更豐富、更高質量的閱讀服務。
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馬上快到啦,小伙伴們快來讀書吧。
4.19-4.24
京東百萬圖書每滿100減50
雙重好禮送不停,快來搶購吧
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會場
- END -
關注京東圖書
更多驚喜等著你
點擊閱讀原文進會場↓